
工業園區化
催生高端產業呈現欣欣向榮發展勢頭
地處粵北山區的清遠抓住“雙轉移”的有利機遇,以市“工業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聚集化”為目標,擺脫傳統的梯度產業轉移模式,不僅形成了企業規模聚集,而且形成了產業鏈聚集,一大批特色鮮明的工業園區正強勢崛起。“產業轉移,首選清遠”這一口號已深入人心。
數據顯示,近6年來,我市新引進投資項目達3000多個,合同投資金額超過2500億元。在積極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和加快產業集聚的同時,清遠還不斷加強自主創新,提升產業走向高端,以約克、豪美、佳的美、建滔、國珠集團為代表的高新企業技術水平處于世界前列。目前,清遠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44家,高新技術產品23個,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64個。
建特色園區,促產業聚集
充分發揮工業園區在承載產業聚集和工業發展中的主導地位,使之成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載體,是當前很多地方的一種明智和現實的選擇。為此,清遠建設四大園區,著力優化各個產業園區的區域分工和產業布局,明確園區的特色定位和發展方向,使園區成為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產業聚集、產業升級、帶動工業經濟加快發展的龍頭。
做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力發展該區的銅業加工、鋼鋁制品、陶瓷、化學制品、電子、化工等產業。新建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園,主要發展模具機械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研發、電子信息等產業。佛山禪城(清新)產業轉移工業園,主要發展建材陶瓷、紡織服裝、現代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等產業。華僑工業園,重點集聚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精細化工、冶金機械、農產品深加工、鞋業等產業。廣東民族工業園,重點集聚發展非金屬礦加工、玻璃制品、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產業。
作好園區規劃加大園區硬件建設力度
在園區的規劃工作中,清遠把園區的規劃與國家的政策包括土地、環保、產業政策等緊密結合起來,與城鎮建設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與產業培育和發展,特別是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趨勢緊密結合起來;同時根據資源條件、環境容量和區位特點,搞好園區的產業布局、功能定位,真正把園區規劃建設成現代化、多功能、高品位的產業基地和城市新區。2010年以來,我市繼續加大工業園區化力度,大力優化環境,突出抓好重點園區水、電、路、通訊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設施建設。繼續加大工業園區化力度,增強了園區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在建設一批主導產業鮮明、境界效益好、帶動能力較強的精品園區上取得了新成效。
據了解,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配套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共引進項目29個,計劃投資66億元,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實現產值200億元。云龍工業園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5家陶瓷企業上半年完成產值約3億元。華僑工業園新征和盤活土地5500畝,共引進項目53個,總投資123.5億元,動工
32個,實際投資16.5億元。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產值超200億元。
民族工業園兩縱一橫主干道抓緊施工,綜合辦公大樓主體框架已完成,共引進項目45個,動工14個,計劃投資55億元,精細化工基地28個項目,投產后產值可達100億元。目前,四大重點園區初步形成電子信息、汽車配件、建材陶瓷、精細化工、紡織服裝五大產業基地。此外,英德英紅工業園、連州家私工業園以及佛岡約克等工業園的建設體現了專業化發展思路,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